7月11日,“初伏”开始,即将进入一年中气温较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日子,全国多地都将开启“蒸烤”模式。
“加长版”三伏天有40天!
今年的初伏(也叫头伏)是从7月11日至7月20日,末伏(也叫三伏)是从8月10日至8月19日。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,有20天。也就是说,今年三伏又是一个“加长版”。
据了解,我国古人采用“干支纪事”的方法用以计年、计月、计日、计时。所谓“干支”就是十个“天干”和“十二地支”。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,二十四节气的“夏至”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“初伏”,从“夏至”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“中伏”,二十四节气的“立秋”后的一个庚日起为“末伏”,总称为“三伏”。
但由于“夏至”与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,所以与“三庚”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。也就是说,“初伏”和“末伏”都是10天,但“中伏”天数则不固定。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,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,所以“中伏”到“末伏”有时为10天,有时为20天。
为何三伏天最难熬?
夏天,北半球倾向太阳,太阳光的方向与地面近乎垂直。夏至这一天,太阳在天上最“高”,理应是最热的一天。但在实际上,最热的天不是夏至,而是一个多月后的“三伏天”。
为何三伏天最难熬?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。太阳光并不直接加热靠近地面的空气,而是先加热地面。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、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把热带给空气。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,有大约10吨的空气,可以储存大量的热。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。到了晚上,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。这样,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只有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。因此,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,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,即积累的热量的净变化。
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,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,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很高了,但还是相当高;日照不是很长了,但还是相当长。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,所以温度不断升高。只有当太阳足够“低”,每天接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后,温度才开始降低。
夏季雨水多,空气湿度大,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,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。加上七八月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。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,使天气晴朗少云,有利于阳光照射,地面辐射增温,天气也就更热。
三伏天养生怎么吃?
气象学称“三伏天”这一时段为长夏,长夏在五脏属脾,长夏的特点是湿气太重,脾最怕湿邪来犯,受“湿邪”的侵袭容易出现四肢无力、精神萎靡、脾胃不和、恶心出汗、手足水肿、大便稀溏等症状。因此饮食应适当清补,注重膳食营养的多样化,饮食以适量为主,过饱过饥均容易导致气血脾胃的损伤、虚弱乏力等。
在饮食上要清淡,少食油腻,多吃些解暑健脾的食物,切记要合理配餐。夏天温度高,出汗多,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,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、钠等矿物质,科学饮食,补充营养是非常重要的。食养应遵循饮食清淡、多食酸苦、少食生冷、长夏化湿、卫生饮食的原则。
此时宜多喝驼奶,补充多种营养物质。驼奶是一种绿色健康饮品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A、B、C、D、E等多种营养成分,其中含有一种叫作丝氨酸的成分,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分泌系统,有助于防御力,减少湿热体质带来的不适,同时,驼奶的小分子结构,易被身体吸收,可以充分补充每日身体能量所需,对于肠胃功能、体质及睡眠质量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。